钱江潮涌——漫步浙江省博物馆
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外景
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暨第25次全体会议将于11月7日在世博中心开幕,这是上海世博会闭幕后在世博园召开的首场盛会。来自全球五大洲12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3200余名博物馆馆长、文化遗产专家、博物馆研究者汇聚申城,围绕“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的主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和多学科的探讨,共同研究博物馆事业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历史使命和重大意义。本刊从即日起特设“博物馆剪影”栏目,陆续介绍我国的一些著名博物馆。
走过断桥,沿着白堤步行约一公里,来到风光如画、景致宜人的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便坐落在这里。浙江省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初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她东衔白堤和平湖秋月,西接西泠印社,自然和人文景致得天独厚。
孤山馆区以艺术类的专题陈列为主,陈列展示馆藏青瓷、雷峰塔出土文物、历代货币、近现代名家书画等浙江地域文化的菁华。馆区主楼规划为“瓷国寻踪”基本陈列,此外还规划有雷峰塔出土文物专题陈列馆、中国历代货币陈列馆。孤山馆区内还设有*宾虹书画馆、常书鸿美术馆,展出这两位美术大师的画作、手稿,立体地呈现他们毕生的艺术探索和杰出贡献。
文澜阁古建筑群位于馆区西侧,原是清代收藏《四库全书》的皇家藏书楼。文澜阁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是年,《四库全书》告成,当时先抄四部,分藏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文溯阁、热河文津阁“内廷四阁”。后乾隆皇帝因“江浙人文渊薮,允宜广布,以光文昭”,又命续抄三部,分藏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是为“江南三阁”。现“江南三阁”唯文澜阁及所藏《四库全书》存世,成为“东南瑰宝”。经过彻底的修缮,这里将展示文澜阁与《四库全书》的历史。
孤山馆区东侧的浙江西湖美术馆所在地原为我国第一所高等美术学府——国立艺术院的旧址。馆门口矗立着国立艺术院的创立者蔡元培与林风眠两位先生的雕像。越过西泠桥,告别孤山继续西行,来到坐落于栖霞岭31号的*宾虹纪念室这里原为*宾虹先生的住所。而距湖滨仅百米之遥的龙游路15号是中国当代书坛巨擘沙孟海先生晚年的住所。这两处名人旧居已成为重要的人文观光景点。
离开风光旖旎的西湖之滨,来到运河之畔新落成的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作为西湖文化广场这一“文化航母”的组成部分,这里举办浙江古代历史文化、浙江现代革命历史和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陈列展览,是展示浙江省博物馆丰富馆藏的新窗口和社会公众知性休闲的新场所。步入武林馆区宽敞明亮的大厅,惊叹这现代化的建筑竟能与传统文化以博物馆这一形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里的一层是“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二层是“钱江潮——浙江现代革命历史陈列”,三层展览“非凡的心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中国古琴”。另外,三层还辟有书画专题陈列展厅,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就曾在这里展出。《富春山居图》(下图为局部)是“元四家”之首*公望晚年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它之所以得到如此珍视,还由于它600多年坎坷曲折的流传经历,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段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段称为《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答问中提到希望看到两岸《富春山居图》早日合璧,拨动了千万人的心,更引发了世人的关注,经过两岸文化界人士的积极奔走,分隔两岸的《富春山居图》将于明年6月至9月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我们期盼着名画团圆的时刻。
博物馆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