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销售面前,用户知情权一文不值
5月25日,款理想ONE上市。这则消息犹如一颗炸弹,在理想汽车的用户圈被引爆。不少刚提了车或是交付了订金的车主,在理想和创始人李想的微博留言声讨道,“改款正常,欺骗就不正常了”。这些车主,多被销售顾问告知今年不会有新款上市。
4月上海车展期间,理想和其供应商曾透露改款上市消息。在5月中旬,部分媒体爆出了理想ONE新款的准确上市时间。
但部分车主反馈,购车时询问销售顾问新款上市情况,对方表示今年没有改款计划。正是销售人员的坚定态度,他们才选择了在售款。他们认为,理想欺骗消费者购车,“为了清存车割老车主韭菜”。
在资深汽车分析师任万付看来,这样的事情已经不算新鲜,有众多的案例在前,理想“只需要照方抓药,即可处理妥当”。的确,特斯拉汽车、小鹏汽车等均有类似“前科”,两者的销量也未受到影响。
对于现阶段新势力车企而言,由于用户基数较低,卖车排在第一位,而其他的都要靠边站。
#1
“欺骗”还是“消息不畅”?
新款上市未告知老车主引发维权事件,在“新势力”品牌中,已经不是首次。从年开始,小鹏、特斯拉以及理想接连“触雷”。“新势力”三巨头中,仅存蔚来。
处于这一系列“事件”中心的老车主,对于新款上市计划十分敏感,不愿意新车刚到手,就沦为旧款,市值折损好几万。这些维权的老车主都提到,购车前仔细询问了近期是否会推出新款产品,而销售顾问均对此予以否认,信誓旦旦地称年内不会上新。
理想用户华某(化名)在李想微博下留言道,他购车前反复与销售顾问确认会不会推出改款,得到“不会”的回复才放心购买款,在4月中旬提的车。还有车主与销售顾问沟通时,提到了网上关于改款上市的报道,以及工信部申报资料改动等。销售顾问明确回答,没有新款上市计划,让购车的用户相信他。
曾在传统4S店工作的谢峰(化名)认为,理想未提前告知新款上市消息“有故意之嫌”。而且传统车企一般不会出现类似情况,车企会提前数月营销新款上市消息。4S店为清库存,老款会有较大的优惠让利客户,而新款优惠小。
关于款理想ONE上市的准确消息,直到5月中旬才开始有媒体陆续报道。5月25日款上市使得传闻得到印证。而这时,已有近千位车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订购了款。
华某等的经历与曾经小鹏、特斯拉的车主如出一辙。在任万付看来,销售顾问自行“打脸”,或许是其也未必知道新款上市时间。
#2
老车主是最大受害者
在这次事件中,认购旧款车的车主是最大的受害者。
有车主称,在款上市前,官方工作人员曾经与他们联系,承诺会在发布会后给予答复。但发布会结束后,车主们并未收到相关官方电话。在理想车主群发声的车主,甚至被踢出了群或是禁言。
感觉遭到欺骗的车主们,开始了维权。据搜狐汽车援引车主消息,此次维权人数超过一千人。这些车主,大多数咨询过销售顾问新车上市时间,在3月到5月下单订购款理想ONE。而下订的千名车主中,有三到四成是老用户推荐。因为理想的不作为,这部分老用户成为众矢之的。
湖北省理想ONE款3-5月准车主们发布了权益维护书,认为理想以欺诈消费者的手段,侵害消费者的权益以实现厂家的利益最大化。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要求三倍赔偿。
距离款上市已过7天,理想并未就老车主维权一事,发表任何声明。汽车AB面就此事的解决方案咨询了理想,未得到回复。
车主认为,理想为了清库存,故意隐瞒了新车上市的消息。理想为老客户提供1万复购权益,但他们认为诚意不够。
理想采取的是订单式生产,用户订购产品后,一般需要等待2-6周才能提车。基于此,任万付认为理想产品库存量并不大。在他看来,款准车主感到“被欺骗”主要是因为新车和老款差距过大所致。
款理想NOE价格上调1万元(33.8万元-34.8万元),在硬软件配置上有了明显的升级。老车主从工作人员处得知,因理想此前未料到智能软件技术发展速度,所以款没有预留升级窗口。这与创始人李想此前的承诺背道而驰,他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后期会为(老)车主以极低的成本升级硬件。”
相比想要“冷处理”的理想,当年陷入同样维权事件的小鹏动作更迅速。年7月,在老车主维权苗头刚起,小鹏创始人何小鹏就此道歉,并提出了补偿政策。尽管款的车主对解决方案不太满意,但小鹏的快速反应为其争取了与车主沟通的时间,没有让事态进一步扩大。从新车上市到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小鹏仅用了3天。
#3
销量无损却失人心
与6万的基盘用户相比,多车主的维权事件,并不会对理想的整体销量造成增长太大影响。但在汽车AB面看来,如果理想此次未能及时妥善地解决此事,长远来看将失去部分核心用户的支持。
以蔚来、理想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主打用户服务,“饭圈经济”是其根基,老车主是扩大基盘的重要部分。数据显示,蔚来多达50%新增用户来自老用户介绍,理想这一比例也超三成。
何况,理想还有更大的野心,这离不开用户的支持。
今年2月,李想在公司内部信中,谈到理想的年目标和年愿景。理想计划年销量万辆,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两成;年成为中国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
短期目标是,理想要在9月实现月销万辆。目前,理想ONE月均销量不到辆。而且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市场月销过万的车企,仅有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比亚迪等少数几家企业。
加速扩张的直营门店,成为理想实现目标的重要环节。理想计划今年底门店扩张至家,截至目前其门店数量为76家,6-12月还需扩张家。
月销过万的目标,需要老用户的支持,以及新用户的加入。但理想因款上市引发的问题,让其和部分老用户的关系破裂。照此发展,还在观望中的潜在消费者也会重新审视理想品牌的用户服务。而且,在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中,理想并非不可替代。
在汽车AB面看来,以牺牲车主利益的手段获取销量,最终会招致反噬。因为得罪消费者而难以为继的车企在车圈比比皆是,如斯巴鲁、广汽菲克。近期自食恶果的特斯拉更是典型,4月销量环比锐减65.5%。
真正以用户服务为理念的用户型企业,才走得长久。
(图片来自理想汽车官方以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