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根据相关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年6月5日起召回年6月29日至年11月3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款宝骏DCT自动挡汽车,共计辆。召回原因: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由于发动机控制模块(ECU)软件标定原因,可能引起变速器离合减震弹簧滑块受异常冲击,极端情况下车辆动力输出中断,存在安全隐患。
解决办法: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升级ECU软件并更换变速器离合减震模块,以消除安全隐患。
而早在年就已经大规模召回过一次。宝骏方面在年12月1日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计划从(年12月1日)起召回宝骏和宝骏共计台。详细车型为:年6月至年10月13日期间生产的部分款宝骏车型,共计辆。年6月2日至年9月3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款以及款宝骏车型,共计辆。召回原因是因为供应商品控把握不严造成的原因,直接导致了部分油箱通气胶管在长期使用后可能出现老化开裂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之前有人提出,自主品牌对于缺陷产品的召回主动性有待加强。原因主要是消费者对于召回存在着误解,认为召回就是产品质量差,从而影响购买该品牌的心理预期,进而企业产品销量。其实这话并不全对,召回和质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车型召回也是车企主动承担责任的表现。也是自主品牌的一种进步的体现,这有利于增强消费者的购买安心度。但是,自主品牌质量的管控能力也需要改善,与其召回问题车辆,增加大量额外费用,不如加强品控,从源头上杜绝这种问题。